奋楫前行推动包头经济由量大转向质强

发布日期:2019.11.17

原标题:【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奋楫前行推动包头经济由量大转向质强

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这是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转型发展的殷殷嘱托。

刚刚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对包头这个传统的工业城市而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既是方向,更是挑战。

转型之际,包头爬坡过坎,闯关夺隘,艰难中彰显出无畏勇气——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经济转型升级阵痛等不利因素的情况下,建设了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实施了一批科技创新工程,深化了一批改革举措,坚定了信心,凝聚了民心。

奋进之年,包头勠力攻坚,砥砺前行,奋斗中开创出无限可能——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加快产业提档升级步伐,包头经济由量大转向质强。

“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内蒙古发展把脉定向、掌舵领航,也为新时代包头改革发展指明前进的方向如今,包头正以实际行动认真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的决策部署,坚持在谋发展、作决策、上项目上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坚定不移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全力抓好重大项目建设,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能,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实现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建设的和谐统一奔跑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包头正标注着转变的刻度,书写着不寻常的发展答卷。

产业升级转型发展风潮涌动

“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内蒙古发展把脉定向、掌舵领航,也为新时代包头改革发展指明前进的方向。

“发展必须是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着力摆脱传统路径依赖,坚决摒弃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老路。”面对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包头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高质量发展风潮涌动,稀土产业一马当先。

今年11月3日,在稀土应用产业园区包头永真静平磁性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一台AI智能质检机器人正在紧张工作,这是人工智能技术在包头的首次落地应用。这一新型技术探索性的实践应用,将推动包头稀土企业转型升级,助力中国“磁谷”建设提速疾进。

作为稀土之都,稀土产业转型的速度与质量,是传统产业转型的一杆标尺。

今年8月,稀宝医疗首台磁共振车交付南充佳美体检中心用户使用,这个价值近千万元的稀土终端产品顺利打入市场。

一年前,当稀宝博为磁共振诊疗车一路由北向南抵达云南丽江为当地群众提供医疗服务时,这台采用多项世界首创先进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利用稀土永磁材料生产的移动式磁共振影像设备,让人们不禁惊艳于包头稀土终端产品的“高大上”。

历史的胜出者,往往能够在关键节点,做出适应把握引领大势的重要选择。

从并跑到领跑,包头稀土正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秣马厉兵,全力锻造稀土产业发展“金链条”,逐步缩小稀土原材料企业比例,精心培育壮大一批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新材料企业和终端应用企业,使稀土产业的价值链由“低杠”翻上“高杠”,实现了原料从卖出白菜价到如今以“稀”为贵的转变。

困境破局,全面起势。如今包头稀土原材料就地转化率提高到75%以上,稀土新材料及应用产业占比提高到51.1%,包头从单纯的稀土原料基地成为全国三大稀土新材料基地之一。

“稀土之都”绽放新姿,“草原钢城”也刷新颜值。

近日,在包钢稀土钢板材厂热轧生产线上,22毫米厚X80高钢级管线钢正火热生产中。这种极限规格管线钢为包钢首次生产,将被应用到“一带一路”重点项目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中段工程中。

稀土钢板材厂总工程师王栋自豪地说:“第一批货到了现场,用户使用效果非常好,上半年我们整个管线用钢生产超过55万吨。”

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改造提升占比较大的传统产业是必过的关口。转型中的包钢用打造高效产品来集群闯市场,四个产量突破100万吨的家电钢、汽车钢、管线钢、重轨产品,助力企业在钢材市场整体下滑的不利形势下逆势飞扬。

装备制造业转型发展也后劲十足。今年8月17日,北奔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举行国六产品与精品车发布仪式,北奔重卡正式进入国六时代。也是在今年,一机集团获批2018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

谋定而动,志在必得。包头装备制造正由普通装备向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设备、增材制造等高端装备升级,并实施工业机器人、智能车间等项目,加快轨道交通、节能环保等现代装备制造业和通用航空装备、智能制造装备等新兴装备制造业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前9月,包头装备制造业增长43.1%。此外,铝业增长20.5%,电力产业增长12.1%,支柱产业转型发展的脚步稳固而坚定。

转向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发展各层面结构调整优化的宏大系统工程。围绕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动能,包头精准发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掘源头活水。

新产业蕴藏新动能,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智能制造为引领,包头市通过实施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推进亿通重工高效掘进装备、稀宝博为医疗器械产业园等40多个项目,规划建设国家绿色电机示范基地,加快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的步伐。

以新能源产业为引领,包头精心构筑新的产业链条,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打造投资晶硅——切片——光伏组件——太阳能电站产业链,打造针状焦——负极材料——电池——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

好马配好鞍,一批传统骨干企业迈上了“数字化”发展新路。他们采用数字化设计工具,研发数字化、智能化产品,在智能制造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北奔车联网平台”通过跨界协同的方式,培育出为用户提供远程实时监控与管理服务系统,正在形成基于“互联网+”模式的制造业转型服务新业态。

“内蒙古网络协同制造云平台”通过汇聚制造业先进资源和集成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起集网络设计、技术咨询、加工制造等系列功能为一体的服务系统,培育出制造业发展的新模式。

高质量发展牵引,一场转型升级工业化的革新正扑面而来。

创新发力包头制造惊艳世界

让重型汽车实现无人驾驶,这是北奔集团着力打造的竞争“利器”。

今年年初,由北方股份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台110吨NTE120AT无人驾驶电动轮矿车成功下线,这是无人驾驶技术首次应用于国产矿用车上,也是国内同行业首创,预示着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世界第三个进入无人驾驶矿车研究领域的国家。

倒车入位、精准停靠、自动倾卸……这辆无人驾驶的电动轮矿车精准地完成各项规定动作,顺利通过矿山现场测试。7台车可替代至少9台同型号有人驾驶车的工作量,整体收益率可提高49%,这是“包头制造”中的杰出代表。

日益凸显的科技力量,正在为包头经济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谁抓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就能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领跑者。

而下好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重点是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牢牢把握创新发展主动权。包头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在战略性、前沿性领域集中力量进行攻关。

从年销售5台矿用车到全球销量第3,北方股份用创新走出一条国际化之路;从全球首创抗菌稀土釉陶瓷,到走出国门的高科技陶瓷新贵,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已形成超纯稀土、稀土着色剂、稀土光源、稀土特钢为代表的工业用产品矩阵,用创新打造出全球新品牌。

稀土研发中心主任池建义说:“用创新的方法,把我们的稀土产业链补全,把没有的补上,有的再拉长、弱的增强,让科技创新驱动稀土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一子落,经济发展满盘活。

11月5日,北奔重汽集团海外KD组装基地——南非ESI公司携北奔V3ET2646AMT牵引车亮相中国进博会。这款重卡采用全新轻量化车架和轻量化悬挂系统,配置行业优秀动力资源,同时借助电气控制、故障诊断、智能车联网等系统,实现车辆智能化。如今,该公司开始加速实施建设海外根据地发展战略,以组装基地等级形式走出国门,“问路”国际市场。

创新让钢铁、稀土、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获得了新的“加速度”。数据显示,包头实施了93个补齐产业短板、打通关键节点的传统产业改造项目,实施了201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以通威高纯晶硅、杉杉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等项目为支撑的光伏装备产业链初步形成。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63户,产值同比增长30%,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近20%。

回望来路,在创新发展的征程中,“包头制造”的脚步从未止步。

世界最大的3.6万吨垂直挤压机,高温气冷堆燃料元件,大功率AT变速箱,新型反恐防爆车,稀土领域的永磁电机、环保着色剂、磁制冷、轴承钢等科技创新成果,有的打破了国际技术封锁,有的填补了相关领域空白,有的已经达到了国际国内先进水平,不断夯实着包头的科技实力。

而科技成果“井喷”的背后,是包头科技多年来的深厚积淀——内蒙古自治区40%的专业技术人才、60%的工程技术人员集聚在这里;159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124家创新型企业先后成立,33个国家和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46家院士工作站在这里落户,让这里成为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最强大脑”。

政策上的给力加持,让科技创新成为全社会最活跃的因子。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打造创新包头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科技创新投资基金和引导奖励资金、应用研发资金的设立,让科技创新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不断推动经济发展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增长、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变,推动经济发展向结构更合理、附加值更高的阶段演化。

包头还坚持把体制创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立足驻市国有企业集聚的优势,树立全市“一盘棋”的理念,探索建立了“企地融合”发展新机制,实施了重点产业链招商“链长制”、重点产业“群长制”两个机制,搭建了产业协作、产品购销、信息通信、科技创新、银企对接等平台,制定了促进传统工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稀土产业、智能制造四个三年行动计划,出台了“稀土十条”“科技十条”“园区十条”“人才十条”等政策措施,协同推进产业链往下游延伸、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经济向高质量发展方向加速迈进。

体制创新激发的能量蓬勃而巨大。如今,包头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近2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30%,优质钢、特种钢比重达到90%,电解铝就地转化率达到80%,稀土功能材料及应用产业占比由32.7%提高到51.1%。

项目拓新奋力实现绿色崛起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生产力。对于包头这样一个有着鲜明重工业印记的城市而言,项目建设如何谋篇布局,关系着一座城市的未来。

2019年初市委全会和两会接连召开,给项目建设找位定调:产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坚持以项目引领带动产业转型。

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强调,要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绿色经济。坚持向绿色要GDP、创造更多“绿色GDP”。

人勤春早,快马追风。春节刚过,市领导就赴京,与中咨公司、中铝集团公司、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等大型国有企业负责人进行会谈,推动并争取有关产业项目。

如今,包头正以实际行动认真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的决策部署,坚持在谋发展、作决策、上项目上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坚定不移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全力抓好重大项目建设,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能,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实现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建设的和谐统一。

这几天天气渐冷,但在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杉杉科技有限公司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仍在加紧建设。该项目总投资38亿元,将建成从原材料加工、生料加工、石墨化、碳化到成品加工,集五大工序于一体的负极材料生产线,成为全球最大的负极材料生产基地。

据公司负责人介绍,该项目于2018年4月开工建设,现已完成建筑工程的80%。建成达产后,将具备年产6万吨石墨化品负极材料和4万吨包覆碳化品负极材料的生产能力,预计可实现年产值26.2亿元、税收1.92亿元。

从“捡进篮子都是菜”到“提着篮子去选菜”,包头市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立足以科技高度、投资强度、绿色程度、产业链长度、项目深度为内核的战略定位,围绕产业生态化、经济绿色化,全力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极,抢占绿色发展先机,奋力实现绿色崛起。

这一年,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主旋律,贯穿于项目建设的铿锵律动中。

转型发展,理念先行。包头明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统筹好产业布局和环境承载的关系,努力践行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这一年,包头选择挥别、摒弃污染的GDP,以“含绿量”提升“含金量”;这一年,包头选择进发,让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步伐稳健向前。

用思想统一行动,凭实干破题解难。包头市全力推动传统产业绿色改造,推动稀土产业绿色转型,推动新兴产业绿色发展,推动能源产业绿色变革,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推动现代农牧业绿色升级,推动绿色园区达标创建,推动绿色科技创新引领。

在项目建设上,更加注重筛选绿色低碳循环项目,为包头绿色发展筑牢“底色”。

全年实施投资亿元以上重点项目634个、总投资3946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1039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比重达到40%,提高16个百分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投资比重达到10%,提高5个百分点。

生态鹿城美如画,不为产值伤“颜值”。

这一年,包头专心做好绿色发展“减法”。严把环保准入门槛,对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落后技术落后工艺落后装备的项目一律不予安排;专注做好生态建设“加法”,实施47项大气治理项目,落实23项治理工程,推动29项综合治理工程建设,让包头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内蒙古科技大学经济学教授、呼包银榆经济区研究中心常务主任郝戊对包头市重点项目的谋划布局表示认可:“今年重大项目编排将经济发展与绿色发展相融合,协调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有利于包头经济社会全面稳健发展。”

与时间赛跑,与速度比拼。从春寒料峭的三月开始,包头各企业就精准对位产业布局,以绿色项目“领舞”,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高水平保护、在高水平保护中促进高质量发展。

如今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预计到年底,竣工运营项目将达到200个左右,这些绿色项目将为包头高质量发展增添新能量。

战鼓阵阵催人紧,厉兵秣马启新程。如今的包头正以更开放、更务实、更具活力的姿态站在新起点上,汇聚起砥砺奋进的磅礴力量,努力创造一个更加值得期待的未来。(记者张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