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八套“组合拳”助经济平稳增长

发布日期:2020.02.27

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是促进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现技术创新活动对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的全覆盖的重要途径,是加快山西省创新生态构建的重要支撑。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企业技术创新为主线,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竞争力为目标,着力实施创新平台提质增量、创新合作深化覆盖、创新项目扩规拓展“三大工程”,推进关键技术研发、创新项目实施、技术推广示范“三大百项”,为建设“示范区”“排头兵”“新高地”提供创新支撑,为全省经济发展动力转换、实现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战略定位

(一)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是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指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必须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改造、技术进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也明确提出: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行动计划》是山西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具体举措,是推动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重要途径。

(二)为全省经济发展动力转换、实现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创新支撑。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发展,通过实施平台、合作、项目创新,实行技术研发、项目实施、技术推广,可以有效改善我省创新要素不足、创新主体不活、创新生态不优的现状,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创新活动的企业数和占总企业数比例等创新指标,进一步夯实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创新基础。

三、指导原则

(一)推进创新服务发展。把技术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放在首位,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挥创新支撑引领作用,促进我省产业层级的提升。

(二)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增强源头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创新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

(三)扩大开放协同创新。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技术创新,增强国内外创新资源的集聚能力,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有效率配置创新资源。

四、主要任务

(一)实施平台创新、合作创新、项目创新“三大工程”。包括创新平台提质增量工程、创新合作深化覆盖工程、创新项目扩规拓展工程。

创新平台提质增量工程:重点是通过实施企业技术中心赶超计划、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梯次培育计划、启动高新技术企业五年倍增计划、开展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提量计划、推动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扩规计划等,鼓励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创办高水平独立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打造高能级创新载体,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合作深化覆盖工程:重点是通过拓展产业联盟规模、夯实产学研合作基础、加强与业内龙头骨干企业进行合作、增强国际化开放程度等,鼓励规上工业企业以产业联盟为载体,加强与大院大所、强校强企合作,提高国际化开放创新水平,集聚高端创新资源,促进创新合作开展。

创新项目扩规拓展工程:重点是通过培育壮大支柱性制造业、培育新产业新动能、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等,加强扶持和引导促进所有规上工业企业积极与各级各类科研院所、创新平台及业内龙头骨干企业开展技术、产品、人才等相关项目合作,逐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二)实行技术研发、项目实施、技术推广“三个百项”。包括百项关键技术研发、百项创新项目实施、百项技术推广示范。

百项关键技术研发:重点是围绕支柱性制造业、高成长性制造业、传统制造业三大制造业,推动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研发。实施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计划,聚焦企业需要、市场需求,围绕我省高质量转型发展目标,在三大制造业领域,谋划实施100项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增动能的关键技术研发,夯实创新发展基础,增强持续发展后劲。

百项创新项目实施:重点是围绕百项关键技术,组织实施百项重大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项目,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不断提升技术改造项目水平。开展高水平技术改造专项,紧紧围绕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计划明确的技术路径,谋划布局一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新项目、大项目、好项目,提升现有设施、工艺条件及生产服务,推动创新和产业紧密结合,让更多的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

百项技术推广示范:重点是通过推动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培育、加快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建设、促进绿色工厂示范开展、推进大数据试点示范创建、探索前沿新兴产业示范推广等,推进各级各类试点示范建设,通过试点示范带动一批先进产品、先进技术和技术标准在企业中的应用,助力产品质量提升、产业转型升级。

(三)提供资金、人才、环境“三大保障”。为保障重点任务落实,《行动计划》中明确要统筹创新参与各方力量,发挥创新各要素作用,做好“三个保障”,从资金、人才、环境三个方面形成支撑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保障模式。在资金保障方面,要用足用好各类政府资金和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激发创新活力。在人才保障方面,要加快创新人才培养引进,打造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在环境保障方面,要全面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营造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提升创新整体效能。